本文章永久分享链接: https://tflow.top/ob/guide

obsidian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库管理系统,所以掌握obsidian的第一步就是熟练运用它搭建知识库,然后再拓展到自动化部署博客、任务管理、项目管理、等等应用。最核心的还是步子不要太大。本篇文章作为obsidian使用心得的main文档来逐步讲解知识库管理的操作。

基本的知识库管理操作

之所以称为知识库管理系统,因为底层的框架与IDE非常相似,所以obsidian架构层级是仓库、文件夹、文件。下面操作流程也由层级依次进行。

三级架构的定位

仓库是最大的架构。从知识库管理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层次的现实定位,就可以把仓库看作是生活不同领域的后花园。比如我个人的生活领域根据自我感受可以分成

  • 专业知识领域:俗一点来说,这个领域就是打工所需知识应该归属的地方,比如我的工作领域围绕计算机,数学,BI可视化,这些知识需要存储到我的专业知识库内。
  • 业余知识领域:这个领域的定义准确来说就是 打工不需要但有点像副业的知识,是一种斜杠青年所需要的一个空间。比如我专业知识领域是计算机,但是只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,需要其他领域来进行交叉融会。比如金融,可以与计算机相结合。
  • 生活领域:作为一名热爱记笔记的人,也不能忘记热爱生活,比如健身,养生,购物攻略,生存攻略,做饭之类的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“草坪”
  • 娱乐领域:比如喜欢计算机的大概率会喜欢打游戏,尤其是一些自由度高,能折腾插件的游戏,这就也是需要记录一些折腾记录或者是游戏攻略的。
  • 阅读领域:阅读领域必须单独拎出来,读万卷行万里路。并且此处的阅读显然不能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工具书籍,更多的需要有社科、哲学、历史等等书籍,广泛涉猎。

BUT,由于要考虑未来要利用仓库来部署到服务器上作为博客,跨仓库的外部链接的问题比较复杂,无法预判潜在的不兼容问题。所以作为新手,可以选择一个仓库囊括所有领域。等后续使用关系图谱 TODO 发现没有关联的领域,再进一步拆分成另外的仓库。

所以以上生活中不同的领域可以直接作为仓库内的一级文件夹,文件夹层级建议不超过三级。

文件则是某个领域拼图的一份子了,以上就是对于三级架构的一个定位。

新建仓库

第一次打开软件即可创建仓库或者打开一个文件夹作为仓库。 在工作界面也可点击左下角的仓库名字中弹出的选项卡点击 管理仓库来打开这个界面。

Pasted%20image%2020250110215817.webp

配置文件

仓库的配置文件和第三方插件均位于.obsidian文件夹内,这样就可以非常便捷地同步个人配置到各个仓库

新建文件夹、文件

在左侧边栏的 文件列表中可以点击顶部的按钮来新建笔记文件和文件夹。

Pasted%20image%2020250110220507.webp

工作区布局管理

obsidian的工作区分为左右侧边栏和编辑区,左右侧边栏的工具栏的图标是可以自由拖拽来改变布局的。上图为默认布局,下图我将左侧栏的工具图标拖拽到了下半部:

Pasted%20image%2020250110221114.webp

知识库常用的工具主要是 关系图谱 TODO ,大纲,书签,文件列表,全局查找,标签, 文件属性,如下所示:

Pasted%20image%2020250110222915.webp

写双链笔记

认真学习基础操作的快捷键后,便可以充分利用markdown语法来写笔记。

过程中逐步确定笔记的主题词,为笔记添加属性,比如标签。

检索与回顾

利用知识图谱 TODO 和全局查找功能来进行知识关系的梳理和检索。

探索第三方插件

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操作不便或者不合理的地方,可以尝试第三方插件解决。

通过 设置 里的第三方插件来浏览插件市场(需要代理)。

根据个人理解,第三方插件的分类主要如下:

提示

关于内容样式改变的插件尽量不使用,保证原生的markdown渲染的兼容性对于后续发布到博客至关重要

博客自动化部署

自动化部署的流程主要分为:本地静态网站初始化调试仓库自动上传github托管CI自动编译选择自托管或CDN托管平台。每个步骤都有可选择的方案,下面将对每个步骤介绍和实践各种方案。

  • 本地静态构建调试
    • jekyll方案
    • hugo方案
    • quartz:国内大佬开发,社区生态非常好。贡献者多达200人
  • 托管平台